矜骄傲自负自用自以为是依己意而行愎(bì)过坚持错误愎执拗固
矜:骄傲自负。自用:自以为是,依己意而行。
愎(bì)过:坚持错误。愎,执拗,固执。
尹铎治理晋阳,到新绛向简子请示事情。简子说:“去把那些营垒拆平。我将到晋阳去,如果去了看见营垒,这就像看见中行寅和范吉射似的。”尹铎回去以后,反倒把营垒增高了。简子上行到晋阳,望见营垒,生气地说:“哼!尹铎欺骗了我!”于是住在郊外,要派人把尹铎杀掉。孙明进谏说:“据我私下考虑,尹铎是该奖赏的。尹铎的意思本来是说:遇见享乐之事就会恣意放纵,遇见忧患之事就会励精图治,这是人之常理。如今君主见到营垒就想到了忧患,又何况群臣和百姓呢?有利于国家和君主的事,即使加倍获罪,尹铎也宁愿去做。顺从命令以取悦于君主,一般人都能做到,又何况尹铎呢?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简子说:“如果没有你这一番话,我几乎犯了错误。”于是就按使君主免于患难的赏赐赏了尹铎。德行最高的君主,喜怒一定依理而行;次一等的,虽然有时不依理而行,但一定经常改正。这样的君主虽然还没有达到大贤的境地,仍足以超过乱世的君主了。简子跟这类人相当。当今君主的弊病,在于把不知当作羞耻,把自行其事当作荣耀,喜欢坚持错误而厌恶听取规谏之言,以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耻辱当中没有比使自己陷入危险再大的。
似顺论·别类
本篇重点阐述“类固不必”的思想。文章以莘藟金锡等物为例,说明事物都有其特殊性,而且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文章批评了不知别类、对事物笼统类推的错误做法,并指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可穷尽的,对于一时尚未知其所以然的事物,首先要顺应其自然,而不要凭主观进行猜测。
本文反映了作者对“类”的概念的重视,这在认识论上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其中蕴涵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对具体事物要进行具体分析的思想,尤其可贵。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湿而干,或燔而淖,类固不必,可推知也?
上:高明。
类:类似。
- 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与曹爽共兴骆谷之役时人[图]
- 凡人“财帛宫”亦有天限人但知多负者力过则蹶而不知多藏者禄过则[图]
- 明代女真是族种的泛称明人通常将女真划分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为元[图]
- 一件征衣想必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制一针一线一缕相思可缝好之后女子[图]
- 矜骄傲自负自用自以为是依己意而行愎(bì)过坚持错误愎执拗固[图]
- 五纪依节气纪岁依月象纪月依圭影纪日依二十八宿纪日月之会依五行[图]
- 除了各监军司的军队外还有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卫军禁卫军有两种一称[图]
- 在近体诗的文体范围内以五、七言绝句最为尊贵律诗其次而排律为最[图]
- 长途贩运贸易长途贩运是古代商人的主要贸易活动中国地域广大自然[图]
- 十浆十家卖浆的店铺 内诚内心的情欲诚情解悬解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