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节本真根本这里指重农凡是百姓自成年以上就分别归属于农、工
末:末节。
本真:根本。这里指重农。
凡是百姓,自成年以上,就分别归属于农、工、商三种职业。农民生产粮食,工匠制作器物,商人经营货物。举措与农时不相适应,这叫做不祥之至。以大兴土木侵夺农时,叫做“延误”,百姓就会忧思不断,田里一定连秕谷也收不到;以治理水患侵夺农时,叫做“浸泡”,悲丧就会继欢乐之后来到,四方邻国就会来侵害;用进行战争侵夺农时,叫做“虐害”,灾祸就会终年不断,根本不用开镰收割。连续侵夺百姓农时,严重的饥荒就会发生。田中到处是闲置的农具,农民有的闲谈,有的唱歌,早上看是如此,到傍晚仍照旧。农民人人无心劳动,损失的粮食必定很多。人们看到了这种现象,却没有谁知道重农这个根本。
前 言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的著作。长期以来,无论是对该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还是对该书的思想体系,学术界都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得出比较接近于事实的结论。
一、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现分别予以评介。
一说为晏婴本人所作。《隋书·经籍志》:“《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按该书一些章节记载了晏子临终及死后的事情,一些篇章的结尾有“晏子没而后衰”之类的话,而该书叙事时提到晏婴一律称“晏子”(称“子”乃是尊称),均可证明该书非晏婴本人所撰。
一说为墨家后学所著。主此说者以唐代柳宗元为代表。他说:“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柳河东集》卷四)首先,《晏子春秋》中所表现的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等,大都是有为而发,其实质与墨子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相反,在对待天帝鬼神灾异等的态度上,更与墨子明鬼的主张大相径庭。其次,书中言及墨子称颂晏子的话仅两见,而说到孔子称颂晏子的地方却有八处之多,很难想象,在儒、墨两个学派严重对立、激烈诘难的情况下,墨家后学会在自己撰写的著作中宣扬非墨家学派的主张并对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大加赞扬。因此,说该书为墨子之徒所撰写,难以令人信服。
- 上家公司时间短,会不会影响找工作?[图]
- 领导借吃饭的机会套话,该怎么办?[图]
- 职场中遇到调岗降薪时,该怎么办呢?[图]
- 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图]
- 土木工程师证怎么考[图]
- 员工患传染病被辞退怎么办?[图]
- 拆单员是干什么的[图]
- 2023最新毕业离别的伤感句子[图]
- 爱情伤感的经典唯美句子大全[图]
- 吃提子有什么好处? 提子的功效和食用作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