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管光绪帝是否有痨病、肾病,但这两种病都没有严重到致他
第三,不管光绪帝是否有痨病、肾病,但这两种病都没有严重到致他于死地的地步。大家知道痨病到了不停地大口吐血的地步,才是比较严重。在光绪的病历中根本没有“吐血”记载,说明光绪的痨病不是很严重。因此光绪死于痨病、肾病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另外光绪死前几天的病历突然将光绪的病描述得很严重,使人感觉到光绪是正常死亡。这一点十分可疑,请不要忘记了给光绪帝看病的全部过程都在慈禧监视和掌握之下,光绪死前几天的病历极有可能是慈禧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派人“伪造”的。
第四,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关在中南海瀛台,整整十年间,光绪帝一直处在囚禁状态。瀛台是中南海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与陆地相连的只有一个木板桥,岛上慈禧派人二十多个心腹太监日夜严密监视光绪。整个紫禁城、中南海已是戒备森严,加上瀛台更严密的保安措施,外人是难以进入瀛台的,更何况你根本不熟悉中南海一带的地形。并且光绪帝吃住还有一套安全程序。别说外人,就是一个长期生活宫中的人都难以接近皇帝。所以根据以上情况推断,害死光绪帝的不可能是袁世凯,只有严密控制中南海、瀛台,大权在握的慈禧才有最大嫌疑。
第五,光绪帝在死亡前一天,向全国发布诏令,命令各地总督巡抚寻找名医名方,推荐进京,为皇帝治病。这件事起码说明了两点,一是皇帝这时非常清醒,不像一个意识模糊、即将升天的人;二是皇帝对治好自已的病充满信心。但是就在第二天皇帝就突然死了,令人感到奇怪。还有一点更让人奇怪的是:就在同一天,也即在慈禧死之前二天,清朝廷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两道诏令。
第一道:命醇亲王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第二道:授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
这两道诏令意思很清楚,一旦皇帝升天,就让溥仪继位,让溥仪父亲载沣主持朝政,辅助年幼的新皇帝。这两道命令是谁下的?不可能是光绪帝,因为光绪帝早已无权力,更没有可能指定自己的接班人。最有可能下这道命令的人是谁?慈禧。
为什么慈禧要下这两道诏令?从中看出两个问题。
一、慈禧自己的病已非常严重,到了最后关头,已到了不得不对后事进行安排的地步。但这一天光绪正好下诏令遍求全国名医,为他治病。
二、慈禧已经决定,要光绪帝死在她自己之前。道理很简单,如果光绪死在她后面,这两道诏令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慈禧发了两道诏令,就是要光绪帝在她之前死。
果然,诏令下达第二天,光绪升天,溥仪继位,载沣监国,第三天,慈禧呜呼哀哉,上了西天。结果与慈禧设计的一样。
由此可见,关于光绪死因,第一种说法似乎更接近于真相。
四〇 末代帝王与清王朝覆灭
溥仪是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在他继位前,清廷皇族还上演了一场立储的闹剧。光绪皇帝支持维新被囚禁,慈禧太后训政。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发出一道懿旨,溥儁入继穆宗为嗣,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皇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月初一,溥儁代皇上到高殿、奉先殿行礼。
慈禧太后预定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举行光绪皇帝禅位典礼,改年号为“保庆”。然而,京师内外,议论纷纷,大学士荣禄和庆亲王奕勖以及各国宫使均有异议,各种势力也反对,建议此事停止。
不久,义和团起事,大阿哥溥儁的父亲端郡王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五月,载漪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义和团围攻法国使馆。七月,八国联军进逼京师,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等一行西逃。载漪、溥儁父子随驾从行。慈禧太后逃到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十二月,载漪被作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削去了爵位,发配至新疆。
- 上家公司时间短,会不会影响找工作?[图]
- 领导借吃饭的机会套话,该怎么办?[图]
- 职场中遇到调岗降薪时,该怎么办呢?[图]
- 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图]
- 土木工程师证怎么考[图]
- 员工患传染病被辞退怎么办?[图]
- 拆单员是干什么的[图]
- 2023最新毕业离别的伤感句子[图]
- 爱情伤感的经典唯美句子大全[图]
- 吃提子有什么好处? 提子的功效和食用作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