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真是族种的泛称。明人通常将女真划分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为元代斡朵里、胡里改等部女真;海西女真,为居住在海西(今松花江东)直到黑龙江的各部女真;野人女真,是居住在海西女真以北、以东及建州女真东北的各族体的泛称。正统年间以后,建州女真主要部分从图们江流域迁到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东北起图们江、西南至鸭绿江下游,均为其活动地区。海西女真由海西江南下到开原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扈伦四部(即清文献中的叶赫、哈加彩文官坐俑达、乌拉、辉发部)。明代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与汉人、朝鲜人互市,获取农具、耕牛,掳掠汉人、朝鲜人为奴隶,役使其耕作,农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社会组织已由哈拉(即氏族)的血缘组织为主发展为嘎珊(即村寨)的地缘组织为主,并普遍出现设防的统治中心,称为和通或和屯(即城),军事氏族贵族已有役使奴隶耕作的拖克索(即庄园),女真人内部的阶级分化也迅速发展。野人女真落后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明为借女真之力牵制蒙古,对女真采取招抚政策,广设羁縻工所,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和千、百户长,以及同知、镇抚等,给敕印,分赏赐,使各统其部,分而治之,隶属于奴儿干都司。海西女真人亦失哈(亦信)为明廷内官,于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间,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明政府并在开原立安乐州,辽阳立自在州,安置女真之归化人。明朝政府命女真各卫所凭敕书来京师进行敕贡贸易,厚往薄来;并在开原、抚顺等地开设马市,接待女真人以其马匹及其他土特产来交换农具、耕牛、粮食、布匹等物。嘉靖二十年()以后,女真各部群长争雄,抢夺敕书,先后出现强酋王台、王杲、王兀堂等,体现了女真族群统一的历史趋势。
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自明万历十一年()起兵,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征服了建州女真各部、扈伦四部和黑龙江呼尔哈、东海女真各部,基本上统一女真,建立国家,国号仍为金,史称后金。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卒。其子皇太极继位,于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宣布废除女真称号,规定只称满洲,标志着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次年改国名为清。从此满族代替女真为族名,女真其余各部亦各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名通行,女真一名在清代渐行消失。
满洲
满族的族称。世纪初,以明代东北地区建州、海西女真后裔为主,吸收了一些外部成员,形成了满族共同体。明代女真的先世是先秦以来就居住在东北的肃慎、邑娄、勿吉、和金代的女真。明代女真曾分成许多大小部落,满洲是建州部所属的一个小部落,努尔哈赤父祖即属于该部落。后来因为努尔哈赤起兵实现了女真各部的统一,满洲这一名称随之也逐渐显赫并用之称呼整个女真。但当时明朝官私著述中都没有用过满洲这一名称,他们经常用的的建州或女真(直)。朝鲜人也称他们为建努尔哈赤像州或女真。满族自己则或称女直,或称诸申。年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即汗位,建立金(后金)。由于肃慎、女真和诸申都是同音的演变和汉字的不同写法,而不同的称呼对清朝统治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予以统一。早在年,清太宗皇太极就明确规定,满族人一律称满洲,不准称诸申。乾隆四十二年(),清朝下令编纂《钦定满洲源流考》,再一次肯定满洲为部族名。有清一代满洲一直作为民族的名称,同汉、蒙、回、藏等并用。迄今所称满族就是满洲族的简化。至于满洲二字的含义如何,现在尚无一致意见。清代官方的代表性看法是,满洲二字来源于西藏每年朝贡称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汉译为妙吉祥,满洲是由曼珠演变而来。但西藏于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才向清朝朝贡,满洲这一名称此前已存在。另一说是,明代初期女真曾出现一位赫赫有名的李满住,满住遂成为部落名称,后由满住之音而转为满洲,这一说法较前者可信。实际上,满洲的来源最大可能是建州。建州是明朝统治的地区名,满洲也近地名,二者具有渊源关系。清朝统治者避讳其先人曾受明朝统治,便有意把满洲称为族名。
蒙古
特指明末至辛亥革命前居住在中国北部的蒙古族。世纪末,蒙古达延汗统一漠南,将东蒙古(《明史》称“鞑靼”)分为左右两翼各三万户。左翼有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右翼有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这六万户基本上就是清代内蒙古六盟的起源。世纪中,土默特阿勒坦汗(汉籍称“俺答汗”)强盛,西逐西蒙古(《明史》称“瓦刺”,清称“厄鲁特”)于杭爱山以西,左翼喀尔喀万户取其地称“外喀尔喀”,即清代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的起源。西蒙古,清初据有杭爱山以西,分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土尔扈特部移牧伏尔加河下游,以辉特部补之,仍称四厄鲁特(见厄鲁特蒙古)。后和硕特一部移牧西套、青海,是为漠西蒙古和青海蒙古各部的起源。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建州卫兴起于东北,首先统一女真各部,次及近邻蒙古各部,到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时,已统一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漠西厄鲁特见漠南为清所并,曾一度联合,但不久即瓦解。漠北三汗向清进“九白”(白驼一、白马八)年贡,漠西四部也先后与清廷建立了贡市关系、成为职贡之国。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漠北、漠西蒙古封建主不断内附,清廷都给安置了牧地。除贝加尔湖布里雅特蒙古外,都已归入清朝统一的版图。
清在关外时,最初将蒙古编入满洲八旗,后设蒙古衙门,有承政、参政等官专司蒙古事务。太宗崇德三年(),改为理藩院,设尚书、侍郎,专司蒙古及番部封授、朝觐、贡献、黜徙、征发等事。对蒙古各部仍保持其原有牧地和封建主的权力,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则行其原有的盟旗制度,但略加变更,使实权掌握在旗一级。雍正以后又加强了地方官员对蒙古盟、旗兵马事务的监督。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监督哲里木盟;热河都统监督卓索图、昭乌达两盟;察哈尔都统除辖察哈尔八旗外,监督锡林郭勒盟;绥远城将军除辖归化城、土默特两翼外,监督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宁夏将军、陕甘总督分别节制阿拉善、额济纳。外蒙、新疆也都类此。对蒙古形成了中央集权和地方监督相互配合的统治方式。
清廷对蒙古只征调兵马,赏贡献一向厚往薄来,且有年班、朝觐制度,礼遇优厚。札萨克皆按满洲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授爵,其下又保留蒙古原有的台吉(原意为太子、王子,封爵的一级,分一至四等)、塔布囊等封号。满蒙二族一向通婚,清朝为了控制蒙古。更是提倡。仅清朝十二代皇后中出于蒙古者就有六人之多,遂使元裔博尔济吉特氏和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血亲相联,结为一体,蒙古王公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喇嘛教黄帽派(黄教,见格鲁派)明末已传入蒙古,教主达赖喇嘛有干预蒙古地方行政之权。清廷为控制蒙古而提倡黄教,首先实行“众建”,分全国为四大教区:达赖主前藏,班禅主后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主外蒙古,惟章嘉呼图克图主内蒙古兼管内地教务。章嘉本是元代八思巴的法裔(由花教皈依黄教),是清朝所封惟一的国师。又于多伦(元上都之地)建汇宗寺,于避暑山庄建外八庙,分别仿效藏、蒙各大寺形式,都表明教权已收归中央。其后,一改对黄教的限制政策为大力提倡,允许蒙古各旗到处建庙,又采取为庙“赐名”等因势利导不露形迹的办法,以削弱蒙古,使其不能成为危及清廷的强大力量,只能为政府提供军队。